來回之間的反身相望:專訪林美香老師

▌訪談者:鄭捷蔚、簡爾嬅、羅淑媛、廖詩恩、嚴沛昀、林星妤

▌撰稿人:簡爾嬅、嚴沛昀

▌訪談時間:2023/12/23

▌受訪者簡介:

林美香老師,現任臺大歷史系教授,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學博士畢業,專長領域為近代早期歐洲史、英國史、文藝復興史。曾主編 ⟪百合與玫瑰:中古至近代早期英法王權的發展⟫、著有 ⟪「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 等出版著作。

每個人的結繩都是自己的歷史,以及其所遇世界的歷史。在學期甫結束、冬日節慶氛圍濃厚之時,我們踏進了文山區的一間咖啡廳,褪下厚重的外套大衣,比肩坐著聽美香老師娓娓細數她生命過往的每個「結」點。

海島上的那個女孩

回溯到老師的童年,美香老師出生於馬祖列嶼中一座名叫「西莒」的小島上,在小學三年級時,父母出於對家庭經濟與孩子教育問題的考量而舉家遷居至臺北,定居永和,並經營著一家包子攤。在成長過程中,移民經驗如本島與離島居民的語言使用(閩南語與閩東語)、環境地景的變化(大都會與海島村落),與生活中寒暑假、課餘不再如過往在馬祖可以「快樂過日子」,總得幫忙家計一事,使老師深刻感受到社會之間存在著各樣的差異,意識到各方面的差異後,再加上父母對於教育的重視,老師的心中逐漸長出一種感受:「求學是一條可以『解脫』的道路。」促使老師決心專注於學業上,奮發圖強地用功學習,希望憑藉求學達成自己心中理想的目標,追求更多的知識,以改善生活。

老師坦白其實最初在高中升大學時,歷史系並非是首要志願,雖然選擇進入臺大歷史系的契機並非來自於對歷史學的熱愛,甚至還萌生過轉系的念頭,但是在接觸到系上的世界史課程後,因為受到張秀蓉老師、蔣孝瑀老師與楊肅獻老師的啟發,而逐漸對世界史領域產生濃厚的興趣,發現西方世界的歷史中充滿著新奇的事物與豐富的色彩。「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裡神秘的異質性使老師深受吸引,雖然只是看著教科書Western Civilization,但感受到其中所談的考古、社會型態、經濟組織、政治是那麼多樣,因此更加渴望從歷史學研究中的脈絡和軌跡去探索未曾知曉的歐洲文明、去了解一件事情「它為什麼會發展到這樣?」

老師在經過大學時期堅持不懈地努力並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後,成功考取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申請到英國愛丁堡大學歷史系攻讀博士學位,也就此開啟了往後幾十年的學術研究生涯。憶起過往的成長經歷,老師感嘆最初自己還只是一個生長在離島的小女孩,卻沒想到能夠有機會前往國外留學,看見更為廣闊的世界,甚至現在還能從事著自己一直以來所憧憬的工作,這些都是過去從未想過會實現的一切,對此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建構與形塑

美香老師談到自己在攻讀碩士學位時,原本研究討論的是與十六世紀歐陸人文學者伊拉斯謨(Erasmus von Rotterdam)相關的教育觀,直到在英國愛丁堡大學就讀博士學位時,也是以此為延伸構想而欲探究十六世紀的禮儀觀念(idea of manners),但是後來因受指導老師啟發,在與指導老師的來回討論後,決定從文藝復興時期政治家馬基維利(Machiavelli)⟪君王論⟫中形象塑造(image making)的論述,以及Stephen Greenblatt有關文藝復興時期自我塑造(Renaissance self-fashioning)的討論出發,從文化史切入,關注人們如何透過語言及外在樣貌形塑出屬於自我的形象。並且以文藝復興人文學者們撰寫的「君主寶鑑」(mirror for princes)⎯⎯⎯⎯指導君王該如何形塑自身形象、良好地運用各種手段來治理國家的規勸之書為靈感,相對地提出「女主寶鑑」(mirror for princesses)一詞,更加明確地聚焦在女性統治與女王的自我形塑議題上。

這也延伸至老師日後對於服飾史的研究(例如:《身體的身體》),從老師的博士論文到第一本書都跟性別有很密切的關係,然老師卻點出,在其所研究的近代早期歐洲裡,性別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或單一該被檢視的要素。例如在十六世紀裡,去認可、辯論一個人(女性)能否擔任君主,可能還需考慮他們的宗教立場或其他社會關係,因此在研究時需要注意不要只以單一要素解釋現象,避免過於狹隘、偏頗的討論。

跟隨著社會的脈動,美香老師開始關注島嶼議題,笑稱自己後來才發現她一輩子都是島民。她發現不管是英格蘭還是不列顛整個聯合王國,其島嶼意識都是非常明顯而強烈的,且從中古時期就存在,甚至將所有不列顛的人(不論出自何處),皆一體視為島民(islanders);相對起來,現代的臺灣島嶼意識發展得很晚,大概從1990年代晚期才幽微發芽,在更早之前,不論是國家政策或教育多半將臺灣看成中國的延伸,因此人們總是很難意識到他們是島民。近十年,「島嶼」一詞被使用得更加廣泛,不論媒體或學術研究都經常看到這個詞,人們開始很明確地意識到「島」⎯⎯⎯⎯臺灣人正在建構屬於自己的島嶼性。從大不列顛島回望臺灣,老師所思考的是:如果島嶼的語言是有用的,或英格蘭、不列顛的島嶼語言是可借鑑的,我們要怎麼在不可改變的地理事實之下發展我們的島嶼論述?

我覺得臺灣假如是一個人,他的輪廓其實還不太清楚,因為我們內部可能有各種不同的想法,然後每個人都想要加一筆,可是加來加去,大家還沒有一個臺灣這個人到底要長什麼樣子的共識。

藉由言詞和想像,能夠產生歷史的改變,老師說這就是地理上的自我形塑(geographical self-fashioning):今日的臺灣逐漸更強調與海洋的連結,不再是以大陸的語言如廣袤山河、物產豐盛、五族共和等作為敘事基調。老師也認為這就是有趣的地方:以不列顛與愛爾蘭的關係為例,同樣都是十六、十七世紀的地圖,有的地圖可以把不列顛跟愛爾蘭畫得幾乎要黏在一塊,有的卻可以隔得很遠,不論是島嶼實際的語言或地圖,老師提醒我們去看到內裡所帶有主觀的意念,值得深思。

談到美香老師深耕多年的世界史研討會,她說起大學時代師長們的鼓勵種下了種子,因此定下目標,想要提升臺灣在世界史領域的發展,如今也帶著這個使命感一直向前走。風雲際會,剛好她回國那十年之間,陸續也有幾位老師在國外取得學位返臺,充實了臺灣的世界史師資,加上當時國科會跟中研院史語所大力支持世界史的發展,順利舉辦了「世界史經典研習營」,後來又在2008年3月成立「臺灣世界史討論會」,至今已經步入第十六年,她也相信世界史領域會一直進步,今年再次擔任召集人的美香老師,拋磚引玉地做出了一些改變:老師希望臺灣能跳脫對世界史的想像侷限於歐洲史或美國史的框架,因此在今年度討論中放進與東南亞及東亞相關的主題,以拓展大家對世界史的認知。

給高中生的話

在訪談的尾聲,我們請老師給現今的高中生一些建議。美香老師首先認為要了解自己喜歡、想要什麼對於歷史,首先需要的可能是對脈絡或是軌跡的知識探索感興趣。接著老師進一步提出其認為適合念歷史系的學生所具備的特質:不害怕挑戰、能夠離開自己的舒適圈,勇於走出自己的道路。回想過去自己的經驗,覺得或許唸歷史系(或人文學科)的人們骨子裡面都深藏著對「探索」的喜歡:一方面是長時間的探索,一方面又有點不安於世,並不想要遵從一條人家已經幫你畫好的、看起來很簡單的路。老師提醒學生千萬不要因為沒有能力而屈就歷史系,而是因為自己很有能力而選擇踏進歷史學。最後,美香老師以馬基維利的《君王論》中所談的三個重要面向作結送給高中生(先不管《君王論》中暗黑的一面):分別是機運(fortune)、天性(nature)和能力(virtues)。

「機運」並非人們可以掌握,也因此大家能做的就是把自己準備好。再以「天性」或個性來說,在高中生這樣的年紀應該要勇於探索,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喜好變化、探索與挑戰,而且想使自己的生活更精彩豐富,那歷史對這人來說會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又以「能力」來說,有些高中生會依據學科能力來決定科系,如果學生的社會學科能力不錯,那當然適合念歷史。但除了學科能力之外,重要的人格特質還包括毅力、抗壓性、忍耐力等,對歷史系學生來說都很重要。

面對志向已經堅定選擇、對歷史系有興趣想了解更多的學生,老師也提及現今已少有人可以壟斷知識的來源,獲取課本外的知識途徑很多,除了廣泛閱讀外,也能參與較專業的演講、研討會,大學裡大部分的演講都是對外開放的,以此多認識老師、了解大學端現在都在談什麼問題,又學術演講的場合大概是什麼樣子,開拓新的視野。最後,老師想分享哈佛大學人文學教授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所說的一句話:「所有的歷史都是半成品,因為它一直在生成中。」(“All history is only half-made because it is always being made”),歡迎所有有志於研究歷史的學生,一起加入,讓歷史研究的產品更加豐富多樣。

--

--